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资讯 〉业内资讯

艺术北京的先验之路——专访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

作者:李逦  |  来源:艺讯中国  |  日期:2013-05-08    字体:    

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

   艺术北京自2006年伊始,如今已经走入了第八个年头,并慢慢形成了其不可替代性的影响力。这个尚且年轻的艺术博览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和寻求适合自己先验的道路,而其拓展的根基是立足于本土,并且服务于本土市场。 伴随着常规展,影像主题展、拍卖预展、艺术平台、VIP教育论坛、艺术公益慈善项目等环节也将一如既往地贯穿在2013艺术北京之中。经典展区更将呈现全新的规划和更整齐多元的面貌。可以说艺术北京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展商的水准的要求,以及对于展出作品遴选标准,更来自于对于他们对藏家的专业性服务,当然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他们把握住了艺术市场潮流变化发展的契机,不断地调整定位。 可以说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中国艺术品市场依然有增长和提高的可能。此次Artinfo有幸邀请到了艺术北京的执行总监董梦阳先生,与我们从今年的博览会聊起。
  Artinfo:今年艺术北京较往年的规划有一些微调,比如对于经典区的调整?
  董梦阳:因为现在大量水墨进入市场,我想这也是一个大众的需求,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让大家建立一个良性的产业规范。另外我们今年还推出了一个中日韩的年轻艺术家的群展。在呈现亚洲艺术家面貌的同时,我们也有意识地横向比较他们的价格,也让中国的艺术家了解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价格定位,有比较才有判断,经过大量的交流才能够形成真正良性的价格体系。而大众逐渐的专业化和信息的多元化也促成了这一良性循环。说到底, 艺术北京还是一个为中国人服务的平台。
  Artinfo:所谓画廊“冬季”的来临对于艺术品市场或者艺博会有着怎样的影响?
  董梦阳:其实我觉的画廊的“冬季”有点危言耸听,因为很多画廊撤退的原因都是多种多样的,也不能光凭表面来判定中国画廊业的整体态势。同时你也可以看到国外的很多大品牌比如奔驰等都找到了一个立足于本土的发展道路。顺应了当地的需要,因地制宜。这是国内画廊业值得借鉴的方面。每个画廊都应该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Artinfo:艺术北京七年来也在逐渐成长。
  董梦阳:艺术北京每年的亮相,同时也是市场的一个晴雨表。你会看到其中的变化。最早的一百多家画廊看起来像十家画廊,他们的东西都极其雷同,追逐市场的趣味。而今,你会看到画廊更加个性化而且多元,你会看到他们的操作更加规范。另外从这个平台中你会看到社会的一个反应,人们的关注度也在持续增长,这也侧面证明了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
  Artinfo:西方画廊的契约精神和藏家培养的历史传承是促成艺术品市场规范化和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中国本土的画廊业的优势在哪,加入画廊协会的方式以得到政策上的优惠,团结起来争取权益之外,画廊自身应该如何应对不景气的艺术市场。
  董梦阳:我们要有一定的话语权才能够站的更高,把我们的声音传得更远。话语权的掌握者和发声者是很重要的。而画廊协会一方面是针对于行业的规范化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与政府的正面沟通,平等地寻求发展的一个渠道,并不是之前的那种对立的方式。我们更重视画廊对于艺术家的助推的作用和文化传播的能力,而不是只是代理和专卖。同时博览会中还有很多国外的画廊,他们的专业性和成熟的商业模式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我们本土的画廊在这样一个博览会之中有机会横向地切入到一个交易现场中,有机会和这些世界重要的画廊,甚至上的百年画廊在一起交流和借鉴。这是很有意义的。
  Artinfo:对于中国自己的整体艺术市场的养成可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董梦阳:我们的博览会不能采用西方博览会的标准,我们本土博览会所承载的功能可能除了艺术品交易这一块还有更多的是培养一份对于艺术品的认知和热爱,包括对于藏家和潜在藏家的养成计划。艺术北京每届都有固定的对于艺术品收藏的教育性论坛。除此之外,画廊协会平时也在持续地做关于艺术的教育性的活动。不过这都是我们的一己之力,但同时很多画廊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包括我们之前和北京文艺台合作过的一档艺术类教育节目《画里画外》,在官方的意识形态反三俗的同时,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雅是什么。在文化遇到断层之后,我们应该建立起一种对于美的正确的认知。这些对于社会所产生的能量是很难量化的。其实我们是需要这样的星星之火汇聚成为这样一个大的能量。
  我们现在做的艺术北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服务于这里的人们。如果我们的影响力再壮大一些,我们能够团结更多同盟军的话,我希望它能够影响到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这个地方。但这是一个软件的建设,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是需要一代一代来完成的。
  Artinfo:此外,艺术品交易的规范化,一级市场的成熟也是一个根本的要素。
  董梦阳:对,我们做艺术北京和画廊协会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扶持这个行业。目的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艺术机制。比如画廊的定义应该是一个代理艺术品和推动艺术发展的机构。它的意义是双重的,应该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担负了更多的文化传播的作用。而所谓画廊的代理机制也是一个我们需要逐渐完善建立诚信的过程。我们画廊的专业性也在逐步的建立之中。
  Artinfo:有消息称,今年将完工的北京自由港,将可望进一步改善艺术品进口系统,并鼓励买家带回他们于境外拍卖会所购得的作品。那么北京自由港的建立将对于国内的画廊业或者博览会将有怎样的影响?
  董梦阳:我想这不是一件坏事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好比温开水。所谓的保税区并不是不上税的,比如中国的收藏家把海外购买的艺术品带回国,在文化自由港内寄存,然后才决定这些物品的去向,但如果出港还是要缴纳税费的。所以政府还是要最终与藏家在税收政策上达成妥协,比如在某个时候,以一定的激励方式,让收藏家将其藏品捐赠给公共艺术机构。现在有可能的是,北京自由港建立以后,中国藏家能够把海外购置的艺术品遣返回来,在政府作出决策之前,以免税的形式持有这些艺术品。
  Artinfo:艺术是个很有潜力的投资项目,尤其当今世界各地正发生的超负荷金融政策,它可能可以抵抗由此产生的激烈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
  董梦阳:我觉得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只有好的艺术作品才具备这种可能。我们今天还是要强调一个专业性和品质的东西。这样才有可能有艺术品金融化的可能。
  Artinfo:艺术北京未来的调整方向?
  董梦阳: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往前冲的时候了,到现在我们应该是追求品质,追求一个更高的自我定位的时候了。艺术北京做了七年,到现在是一个该回头看的时候了。而那些所谓的全球最大,全国之首等等夸张的称谓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应该做最好的,应该提升的是品质,而不是体量。所以未来的艺术北京不会盲目地扩大规模,我们会致力于提升品牌的质量,把我们博览会的门槛提升一个台阶。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我们希望每年都能够进步一点,慢慢地走,但可能不是我们这一代所能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