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资讯 〉媒体报道

三场大连与俄罗斯画家民间交流画展中俄两地相继登场:文化交流的魅力在于所得大于所求

作者:周代红  |  来源:大连日报  |  日期:2012-06-29    字体:    

大连日报记者:周代红

 

在阿穆尔湾写生 这是一种不用语言就能沟通的文化交流

 

 

俄罗斯学生们展示自己刚刚画完的作品

 

 

中山美术馆  大连艺术家海参崴之旅展览现场

 

大连艺术家在海滨度假地安德列夫卡与当地画家交流艺术

 

来自大连的中国民间绘画展吸引了众多俄罗斯媒体的关注

 

       这个6月,中山美术馆、开发区图书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国立美术馆,三场看似内容迥异,实则精神同质的展览,在大连和俄罗斯两地相继举行。大连画家笔下的俄罗斯、俄罗斯画家笔下的大连、大连现代民间绘画艺术赴俄罗斯展,这三场展览得以举办,是去年9月大连画家赴海参崴写生时没有想到的。正是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孙雷的促成下和与俄罗斯画家交流、文化碰撞中,使得各种想法逐渐成熟和深入。

这正是文化交流的魅力所在,你所得到的远比你设想和要求的更多。今年119日是大连和海参崴结成友好城市20周年纪念日,这样民间交流激发的行动和思考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

两座城市,一种向往

海参崴是个和大连相似的滨海小城,“几乎一样的历史,一样的建筑,一样的街道,一样的上坡、下坡。只不过没有大连城市规模大、发展快,有点像大连上个世纪80年代的味道,节奏缓慢,弥漫着浪漫气息。”去年9月的海参崴给大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石峰的第一印象是亲切,因为触动记忆深处的东西随处可见。而撞入大连诗人邵勋功眼帘的则是分布在几十平方公里城区的200余座雕塑和人们从容而自然的生活状态。虽然不够繁荣,但是有内容。这次海参崴行的写生作品,正在中山美术馆展出。

拉近中俄画家的除了城市气质,更是对艺术的向往和交流的渴望。正是去年9月的交流中,王嵬带去的大连现代民间绘画引起了远东国立美术馆馆长伊莉娜的兴趣,才最终促成了今年68日至25日在滨海边疆区国立美术馆举行的“缤纷大地——大连现代民间绘画艺术赴俄罗斯展”,这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第一次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展出。628日哈巴罗夫斯克国立美术馆接过了接力棒……这些作品会在俄罗斯一直呆到年底。“他们实在太感兴趣了,没见过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大都出自农民业余作者之手,具有无拘无束的率真和不循程式章法的挥洒特点。”负责策展的大连画家王嵬说。

    确切地说这是一次文化交流活动而非简单的作品展览,有滨海边疆区杜马主席参加的高规格开幕式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王嵬和几位参展的农民画家与当地孔子学院的学生互动,上午在展览现场讲解;下午则写书法、画有代表性的牡丹和山水中国画、剪纸,青少年学生感兴趣极了。当天,俄国家电视台、滨海边疆区电视台和海参崴市电视台均有报道,有的甚至全天跟踪报道。

    之后参加乌苏里斯克市安德烈夫卡的画家夏令营,是这里第一次有中国作家前来交流,气氛特别热烈。当地画家把大连画家请到家里,大连画家则邀请他们来营地。一个半小时的笔会,令对中国画一无所知的他们感到神奇极了,最后大连画家更是把所有作品相送。中国传统、纯中国味道的,艺术样式独特的作品,不仅吸引了俄罗斯画家,也令普通市民兴趣大增。

你的惊讶,我的理解

从海参崴回国时,写生作品办通关手续需要事先拍照片,而仅仅照片就让远东国立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惊讶不已:没想到画得这么好!

    这样的“没想到”在刚刚结束的中俄韩画家画金州、大连之行中,再次出现。当问及来连的俄罗斯国家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罗马什科和俄罗斯当代艺术代表性画家卡列斯尼科夫了解中国哪些当代画家时,他们的回答只有齐白石,甚至曾以为中国人不一定会画油画。

王嵬认为中俄画家彼此认识的不对等并不奇怪。俄罗斯油画艺术对中国油画家产生过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中国油画家几乎熟悉俄罗斯每一个时期的每一个画家的每一件作品。而俄罗斯画家和民众不了解也难以看到中国绘画作品,把目光投向油画发源地欧洲也很正常。

    而这一次,他们发现大连画家画得令人吃惊的好,特别是在大连这样相对非中心的城市,优秀的画家竟然这么多。如果这是北京他们还不会奇怪,因为在俄罗斯莫斯科之外的城市会有几个好画家,但不会这么多。大连画家所使用的借鉴中国画和中国传统的表达方式与文化理念的处理方法,更令他们眼前一亮。

在海参崴写生时,有很多当地人围观,包括不少内行人,王嵬认为这传递了一个信息——他们渴望接触和了解中国,重要的是这样的机会是不是足够多,“写生是一种不用语言就能沟通的文化交流,是让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油画家的极好方式。”

和中国画家一起写生也是俄罗斯画家的愿望,这样的互动就出现在中俄韩画家画金州、大连之行中,100余幅画作记录了金石滩、金渤海岸、大黑石、旅顺、瓦房店、大连市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正在开发区图书馆展出(金州新区“中国•大连国际大樱桃节”系列活动之一)。负责策展的邵勋功介绍,俄罗斯画家还造访了大连艺术学院和项诚学、刘沛波、陈士斌等画家的工作室。这个活动同样是去年9月大连画家海参崴行所促成的。

文化的自信是一种坚持和态度

去年9月海参崴行,大连画家把远东几个著名艺术家的工作室都走遍了,王嵬发现这样一个细节,他们使用的绘画材料大部分是中国生产的“马利”牌和“凤凰”牌。虽然工作室面积都不是很大,创作条件也不如中国艺术家,“但他们不太关心自己的艺术当代或不当代,前卫或不前卫,只是在自我的绘画天地里寻找属于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语言方法。”王嵬说,“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自信,是一个艺术家应有的学术定力。”这种肯于沉下心来做学问、每天都是纯学术的心态也令项诚学感触颇深。

项诚学、韩高路和石峰都在大连的院校任教,因而造访艺术高校在计划之中,远东艺术学院之行引发了他们对中俄美术教育理念差异的思考。

精英式教育是项诚学对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判断,本科六年完全免费,甚至包括远赴意大利写生的费用,重在为学术而学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的教育立场始终如一地站在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根上。”石峰颇有感触,反思国内当下的艺术教育“时常停下来关注周围、关注自我,扪心自责一下,走得慢一点、悠然一些,也许会更加自信。”

文化交流需要“人在场”

王嵬说:“没有孙雷,就不会有这三次活动。”石峰更是用“朋友之间的约会”来定义。正是由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孙雷邀请并搭建平台,才慢慢促成了后续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民间性质的文化交流活动氛围轻松、条条框框少,值得借鉴。

王嵬从最开始抱着写生、游玩的简单想法,到后来构想越来越成熟,并决定做有文化意义和价值的交流,改变正是在并没抱如此之大愿望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这正是文化交流的魅力,你所得到的远比你设想和要求的更多。

王嵬感到所谓文化交流不是简单的展览和作品的陈列,重要的是人在场,是人在交流,这样的互动才是文化交流的必然。

王嵬很想给俄罗斯画家呈现大连画家和作品的全貌,但是却不知道上哪儿能有这么多作品看,这也是王嵬一直希望大连能有城市艺术区的原因之一。而邵勋功感到由于双方文化背景不同,应该在更宏观、宽容的前提下交流,并且更注重细节。

现在,王嵬正联系大连皮影去俄罗斯表演,“打开突破口后,就会发现一个又一个文化交流的事情可以做。”